扁桃体炎,这个看似常见的疾病,却常常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,作为一名医院放射科医生,我深知它在影像表现上的特点以及对患者健康的影响。
扁桃体炎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,如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腭扁桃体急性非特异性炎症,在临床上,它可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,急性扁桃体炎起病急,患者常感觉咽部疼痛,吞咽时疼痛加剧,还可能伴有发热、畏寒、头痛等全身症状,而慢性扁桃体炎则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隐窝引流不畅,窝内细菌、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。
从放射学角度来看,在诊断扁桃体炎时,虽然X线检查一般较少应用,但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有时能发挥重要作用,对于急性扁桃体炎,在CT上可能显示扁桃体肿大,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,增强扫描可见扁桃体强化,MRI则能更清晰地显示扁桃体的形态、信号改变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,比如可以发现扁桃体周围间隙是否增宽,有无积液等,有助于判断炎症的范围及是否存在并发症,像扁桃体周围脓肿等。
当怀疑有扁桃体周围脓肿形成时,CT和MRI能准确显示脓肿的位置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,脓肿在CT上多表现为低密度影,边界不清,增强扫描脓肿壁可强化,MRI上脓肿在T1WI呈低信号,T2WI呈高信号,周围组织也会有相应的信号改变,这些表现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。
对于慢性扁桃体炎,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扁桃体的大小、形态及内部结构的变化,有时可见扁桃体肥大,表面不光滑,隐窝口可能有分泌物潴留等表现。
扁桃体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疾病,但如果不及时治疗,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,如风湿热、关节炎、心肌炎、肾炎等,一旦出现咽痛、发热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,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、实验室检查以及必要时的影像学检查,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,作为放射科医生,我们通过精准的影像诊断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支持,共同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,让患者尽快摆脱扁桃体炎的困扰,恢复健康。
发表评论
扁桃体炎虽小,却是不可轻视的健康警钟,及时治疗可防并发症蔓延。
添加新评论